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通知公告
5G商用四周年:融入近六成国民经济大类 打造数字经济新动能
2023-06-07 11:29:00 来源: 工信微报


6月6日是工信部正式发放5G商用牌照四周年,由工信部主办第31届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北京举办。

image.png

image.png

记者从工信部了解到,5G应用已融入近六成国民经济大类。

目前,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、技术最先进的5G网络。截至今年4月底,累计建成5G基站超过273万个,5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地级市、县城城区,5G移动电话用户达到6.34亿户。5G融合应用广度和深度持续推进,矿业、港口、电力等重点行业的5G应用解决方案广泛复制,助力企业数字化转型。

目前,5G应用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60个,应用案例数超5万个。基础电信行业累计投资近6000亿元建设5G网络,直接带动经济总产出约3.8万亿元,间接带动总产出约9.4万亿元,有力促进了数字经济发展。


image.png

image.png

5G应用已融入近六成国民经济大类,除了让我们日常的视频电话更流畅,5G还能为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怎样的助力?

载歌载舞的人形机器人小姜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观看。小姜全身有34个柔性关节,能完成各种复杂动作。它不仅具备AI智能视觉和语音识别交互功能,存储在5G云端大脑里的语言大模型也能让它跟你更愉快地聊天互动。

目前,我国已建成5G+北斗高精定位网络,5G智能车联网展区的一个沙盘演示的是车辆在5G高精定位网络下自动行驶的场景。

image.png

此次展览系统展现了我国5G发展在标准制定、产业发展、网络建设、融合应用、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的突出成效。

image.png

image.png

我们在展会上可以看到,在高速率、低时延的5G网络的帮助下,让远程手术这样“千里穿针”的技术成为了可能,这让我们不禁好奇如果网络技术未来再继续“进化”下去,又会带来怎样的改变呢?本届展会厂商就带来了高速算力网络、5.5G等前沿技术。

如何让超大数据跑得更远更快?记者在展会上,看到了这个我国首次成功实施的5000多公里大算力超高速极限传输实验。

image.png

这项技术未来将用于我国算力网络建设,服务“东数西算”工程,提升大数据的传输效率。

如今,随着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,各行业对网络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,如何提升无线网络的容量和能力?记者在展会现场看到,很多企业已经启动5.5G技术开发。

image.png

工信部负责人表示,我国移动通信网络已经实现从“3G突破”“4G同步”到“5G引领”的跨越,目前,正在前瞻布局下一代互联网等前沿技术,提升我国的数字基础设施能力,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

Copyight@2017 宁波市通信行业协会  版权所有